未来P2P平台资金托管地将南北何处?是由第三方支付可以接着做到还是后来者的银行来接掌?自今年初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高调宣告转入P2P托管地,P2P资金托管地众说纷纭。监管机构至今未具体表明态度,不过,从中国缴纳整肃协会及银行业协会近期公布的报告或能窥视一二。近日上述两家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主管的机构公布报告回应,非金融缴纳机构展开P2P资金存管缺少政策制度,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具备资金跨行缴纳便捷及资金垫款便捷,未来托管地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融合可充分发挥双方强项,使得互联网金融客户既可以体验到安全性高效专业的托管地服务,同时也能享用跨行缴纳和垫款服务便捷。银行初涉P2P托管地P2P资金托管地是一个全新且有潜力的市场。目前P2P资金规模只是千亿级别,多位互联网金融人士预计在三年内,规模将多达2万亿元。在错失第一波P2P资金托管地业务的银行正试图夺取丧失的市场。今年初,中信银行与宜信签定战略合作协议,称之为将在资金托管地方面进行合作,中信将对外开放合作模式,青睐更好P2P平台终端。旋即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陆续声称将与P2P平台在资金托管地方面进行合作。如今,半年将过,银行托管地P2P平台资金进展如何?某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回应,虽然已与某平台合作资金托管地业务,但至今半年未有与其他平台进行类似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