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恭城油茶十分香。恭城瑶族自治县坐落于桂林市东南部,是一个以瑶族居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油茶是瑶民根据山地干燥、瘴气阴重的地理环境而制作的一种保健饮品。仍然以来,恭城家家户户都有打油茶的习俗。 近年来,恭城坚决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举,通过建设油茶小镇、正式成立油茶产业协会以及油茶产业发展集团等方式,扶植龙头企业,仅有产业链整体前进,推展油茶迈进百亿元产业。 A 文化搭台 不断扩大朋友圈 2019名瑶族同胞各自围坐在炭炉旁,哼着瑶乡小调,将茶叶、生姜、葱头、花生米等食材放入圆形铁锅,用7字形木槌有节奏地敲击,不一会儿,飘着浓浓香味的瑶乡油茶之后出锅了。近日,在吉尼斯英国总部证书官的亲眼下,2019名瑶胞在第九届油茶文化旅游节现场建构了最多人同时一起打油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文化节虽然完结了,但其壮丽的场景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而类似于这样的故事,在恭城油茶的品牌发展史上层出不穷。2008年,恭城油茶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声大噪。2011年,恭城油茶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顺利登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沦为广西首个地方特色小吃类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那时起,恭城每年都举行油茶文化旅游节,顺利将恭城油茶这一富裕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由桂林推上了全国。2012年,恭城以北宋时期恭城籍监察御史周渭为原型,以恭城油茶为文化背景打造出大型彩调剧《一品油茶七品官》。该剧首次将油茶文化搬上舞台,引起轰动,荣获第八届广西大型剧目艺文桂花金奖。一次又一次的首次,让恭城油茶享有盛名八桂,并逐步南北全国。 B 统一标准 夯实产业基础 一杯厌,两杯醋,三杯四杯好油茶。同一个人打的油茶都不存在味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的人因为制作技艺有所不同,打出来的油茶堪称千差万别。 随着恭城油茶名气不断扩大,市场上很多油茶都旗号恭城油茶或正宗恭城油茶的看板,鱼目混珠,人们花上了钱却难喝到正宗的恭城油茶。 如何确保油茶的品质以及出品的平稳?2017年2月,该县制订的《恭城油茶制作技术拒绝》《恭城油茶服务质量规范》两个广西地方标准公布实行;2018年,该县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了恭城油茶制作标准单位评选活动,共计评选19家恭城油茶制作标准单位,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同时,大力作好恭城油茶标准升级工作,2018年6月,该县向国标委明确提出联合草拟《恭城油茶》国家标准的申请人。 在昭城镇茶东路上有一家古色古香的油茶店,看板上恭城油茶中国咖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几个大字引人注目。